在高中期間,我取得了全國數理能力競賽生物科校代表資格,並以此確立了我對於生醫科學領域的喜愛。在社團方面,曾經擔任「模擬聯合國社教學長」,除了讓我吸收多元的觀點外,也讓我不再畏懼與群眾對話,更使得我在大學的活動中,能夠持續展現並提升自己對於社會的正面影響力。
在大學科學研究方面,我有幸獲得「2024中研院應科中心暑期實習」以及「2023國衛院醫奈所暑期實習」資格,也連續兩年獲選參加ISOMRM&BCRS研討會壁報競賽,在經歷這些研究專案、國家研究單位實習後,我對於生醫材料、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等研究領域有更深刻的了解,也很榮幸的在今年度碩士班推甄中成為「臺北醫學大學 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研究所榜首」。
在兼顧課業以及研究工作之餘,我連任了兩屆的「系學會會長」並擔任了「慈濟大學學生會秘書長」,在任內號召校內各系學會與與社團一起籌備「偏鄉教育服務隊」,整合校內各團隊的資源促成了多項活動、講座的舉辦,也在任內帶領學生會促成了多場的師生討論會,積極擔任師生間的溝通橋樑,此外,我也參加了校內創新創業計畫,並獲得佳作獎的肯定。
在2024年獲選參與了「東京大學創新教育交流學習計畫」,並與來自台灣地區的隊員們在「結業專案報告」中取得「優秀賞」的佳績,在這幾天的交流中,除了認識到東京大學的教學氛圍與日本文化之外,也與同行的來自雲南、四川、西安等城市的多位同儕們有非常友好的交流,並見識到了他們的聰慧、包容、友善以及優異的表達能力,直至今日仍與這些朋友們保持非常良善的聯繫,種種機遇都讓我感受到十足的溫暖。在回到台北後,我仍帶著這份日本研學的感動擔任Skyline校園大使,與這個大家庭一同努力,將重要的青年發展機會推廣給許許多多「如同當年的我一樣迷惘但同時也具備極強上進心的關注者們」。
在過往的團隊合作經歷中,我認為我的「溝通、言詞洞察能力」、「資源整合力」與「計畫執行力」是我在團隊中最大的影響力!正是因為有著上述一個又一個的磨練機會,與一路上貴人的提攜,讓我有能力去爭取更多學習以及挑戰自我的機會,希望能將過去在團隊內我所自認具備的三項影響力,讓後續我所身處的團隊更加融洽,也藉由縝密的規劃與實踐能力,讓周遭的夥伴們都能感受到我的正面影響力。